國人肝健康工程學術論壇系列講座,專家共話肝健康全程管理解決方案新范式
2025-06-03
肥胖與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MAFLD)發病率逐年攀升,已成為全球公共健康挑戰,乙肝抗病毒治療人群難治愈,我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診治仍存在挑戰,HCC早篩早診早治與AI模型及數字算法,愈來愈普遍地應用于臨床實踐。基于此,熱景生物攜手業內肝病領域專家,于肝膽相照平臺成功舉辦了“國人肝健康工程論壇”第十四期活動,圍繞熱景肝健康全程管理解決方案相關前沿技術和臨床應用研究,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和討論。會議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李明慧教授主持。

學術交流1:減重門診與CK18的臨床應用---毛洲宏教授
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毛洲宏教授在會議上圍繞“減重門診與CK18的臨床應用”作專題報告,強調國家衛健委“體重管理年”政策推動下,醫療機構需加強減重門診建設,為超重及肥胖人群提供專業化服務。毛教授也以本院“肥胖俱樂部”在開設近十年的真實經驗,給我們科普了減重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我國超重肥胖形勢嚴峻,超50%成人存在體重異常,肥胖與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MAFLD)密切相關,約20% MAFLD患者可能進展為脂肪性肝炎(MASH),T2DM患者合并MAFLD比例高達65.04%。毛教授指出,傳統檢測手段如ALT、B超在早期診斷MASH及纖維化中存在局限性,而細胞角蛋白18(CK-18)片段作為新型生物標志物,通過M30/M65片段可無創評估肝細胞凋亡與壞死,其敏感性與特異性顯著優于傳統指標。此外,MAFLD需多學科協作管理,結合減重、改善代謝、抗纖維化等綜合干預措施,定期監測高危人群。毛教授總結稱,CK18的應用將推動MAFLD精準診療,而政策支持與多學科模式普及,為肥胖及相關代謝疾病防控注入新動力。
學術交流2:HBV RNA定量檢測在指導乙肝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的作用---范玉琛教授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肝病科的范玉琛教授做了HBV RNA臨床應用價值的精彩分享,報告以“我們處在核苷(酸)類藥物為主要治療藥物的抗病毒時代及現存問題與挑戰”內容展開,即:接受NA治療且獲得完全病毒學應答的患者,仍有較高的HCC發生風險。范教授強調了為了更好地評估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后是否獲得臨床治愈,臨床對于新的無創標志物應用的迫切性,強調了臨床實踐中定量監測cccDNA轉錄活性的重要性。而后關于HBV RBA病毒樣顆粒的發現、血清HBV RNA的產生路徑、存在形式等做了詳細闡述,同時分享了國內肝病領域魯鳳民團隊、張文宏團隊等的學術研究成果,一致證實:血清HBV RNA水平反映肝內cccDNA的轉錄活性,血清 HBV pgRNA,是NA治療下HBV DNA < LLOQ后,能夠反映患者肝組織內是否有cccDNA活躍轉錄的唯一指標。對于臨床關切的重點內容,“血清HBV RNA如何應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療臨床場景及檢測價值”部分,范教授進行了詳實的研究成果展示與應用解析。他強調臨床需警惕低病毒血癥(LLV)患者,HBV RNA檢測可用于低病毒血癥及DNA陰性患者的抗病毒療效監測;HBV RNA可填補DNA監測盲區,HBV DNA轉陰后可持續提示療效,持續陽性則提示治療效果欠佳。
最后,對于HBV RNA定量檢測與HCC篩診療的臨床應用前景展望,范教授表示“從過去單一的控制HBV DNA到控制HBV DNA+HBV RNA降低HCC發生風險將成為一種應用趨勢”。熱景生物兼具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的HBV RNA定量檢測試劑,可助力臨床乙肝抗病毒治療患者的精準高效診療,將成為臨床用于優化乙肝抗病毒治療方案的精準工具。
學術交流3:基于中國人群的肝癌風險分層:C-GALAD模型生物學標志物聯合診斷策略---徐煒新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嘉定分院檢驗科的徐煒新教授圍繞肝癌早篩技術革新發表主題報告,他深入解析C-GALAD模型的臨床價值與應用前景,為肝癌防控提供新策略。現狀與突破----我國肝癌早期診斷率低,傳統超聲聯合AFP檢測對早期小肝癌敏感性不足。基于《海南省早期肝癌篩查實施方案》將“肝癌三項”(AFP、AFP-L3%、異常凝血酶原)納入常規篩查,徐主任指出,多標志物聯合檢測成為破局關鍵:AFP-L3%提升惡性鑒別特異性,異常凝血酶原(DCP)反映腫瘤侵襲性,三者互補顯著提高早診效能。 C-GALAD模型:本土化創新典范----針對中國80%以上肝癌由乙肝驅動的人群特征,熱景生物研發的C-GALAD模型,整合年齡、性別與“肝癌三項”定量數據,通過算法生成風險評分,實現三大優勢:①精準分層:量化評分指導高危人群分級管理(如肝硬化患者每6個月聯合超聲篩查);②動態監測:評分變化早于影像學提示復發風險,助力療效評估;③指南推薦:獲《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4年版)》認可,成為輔助診斷核心工具。臨床與政策協同---國內外指南均強調風險分層管理。徐主任呼吁推動“C-GALAD+超聲”聯合篩查普及,并展望未來融合液體活檢、AI影像技術,構建普惠化早篩體系。
“從‘經驗判斷’到‘量化評分’,C-GALAD標志著肝癌早篩邁入新階段。”徐主任強調,這一模型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對高危人群的生命承諾。
至此,本次論壇圍繞“肝健康全程管理解決方案”,匯聚了多學科的前沿洞見和專家們的真知灼見,從減重門診與CK18&MAFLD肝損傷評估應用,到乙肝抗病毒治療與HBV RNA精準監測,再到肝癌高危人群與C-GALAD模型的HCC早篩風險預警,每一種檢測技術與解決方案即精準聚焦于特定的肝健康管理人群,血清學量化檢測指標可賦能于臨床選取更精準的診療決策方案。熱景生物聚焦細胞角蛋白18片段(CK18)、HBV RNA定量檢測、C-GALAD肝癌風險模型----血清學無創檢測技術及其它肝病創新解決方案,通過此次論壇,充分展現了熱景生物在肝病領域的深厚積淀和前瞻布局,用切實行動助力于肝癌早篩、賦能肝病精準醫療。未來,熱景生物將繼續堅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不斷完善肝病全周期管理覆蓋,打造更優更完備的肝病領域全場景解決方案!